不锈钢材质表面碳化钨厚度测量(表面碳化钨处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锈钢材质表面碳化钨厚度测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不锈钢材质表面碳化钨厚度测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碳化钨烧结工艺流程?
碳化钨(Tungsten Carbide)烧结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用于生产硬质合金的工艺。下面是碳化钨的烧结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1. 原料准备:将碳化钨粉末与其他合金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常还会添加一些粘结剂和润滑剂。
2. 球磨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合和细磨,使得各原料均匀分散,并且粒度达到所需的要求。
3. 成型: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制工艺将其成型成所需的形状,通常有压制机和注射成型两种方式。
4. 脱蜡:将成型件经过脱蜡处理,即将模具中的蜡脱去,一般采用烘箱或蒸汽进行。
5. 预烧:将脱蜡后的成型件放入预烧炉中进行预烧处理,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去除残留的蜡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成型件的强度。
6. 烧结:将经过预烧的成型件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通常在1500℃至1600℃之间,通过高温下的连续加热和压力作用,使得粉末颗粒结合成致密的硬质合金。
7. 后处理:经过烧结的硬质合金通常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艺,例如修整、抛光、涂层等,以获得最终所需的产品性能和表面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碳化钨烧结工艺流程可能会因生产厂家、产品要求等因素有所差异,上述流程仅为常见的一般性步骤。
以金属钨和碳为原料,将平均粒径为3~5μm的钨粉与等物质的的碳黑用球磨机干混,充分混合后,加压成型后放入石墨盘,再在石墨电阻炉或感应电炉中加热至1400~1700℃,最好控制在1550~1650℃。在氢气流中,最初生成W2C,继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WC。或者首先将六羰基钨在650~1000℃、CO气氛中热分解制得钨粉,然后与一氧化碳于1150℃反应得到WC,温度高于该温度可生成W2C。
化学反应式:
2W C=W2C
W C=WC
将三氧化钨WO3加氢还原制得钨粉(平均粒度3~5μm)。再把钨粉与炭黑按等摩尔比的混合物(用球磨机干混约10h),在1t/cm2左右的压力下加压成型。将该加压成型料块放进石墨盘或坩埚内,用石墨电阻炉或感应电炉在氢气流中(使用露点为-35℃的纯氢)加热至1400~1700℃(最好是1550~1650℃),使之渗碳则生成WC。反应从钨粒周围开始进行,因为在反应初期生成W2C,由于反应不完全(主要是反应温度低)除WC之外尚残存有未反应的W及中间产物W2C。所以必须加热到上述高温。应该根据原料钨的粒度大小来确定最高温度。如平均粒度为150μm左右的粗粒,则在1550~1650℃的高温下进行反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锈钢材质表面碳化钨厚度测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锈钢材质表面碳化钨厚度测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